秘境簡介
永安濕地,原名為烏樹林鹽場,百年前人們長期以曬鹽及賣鹽為生,為南台灣重要的曬鹽場。始自日據之初,為求增加鹽產量,鼓勵民間投資開設鹽場。永安鹽田自從1985年停曬之後,這一原屬低漥感潮帶之荒廢鹽田孕育了豐富的紅樹林與水鳥生態,逐漸成為候鳥棲地,累記歷年統計共有168種鳥類,1999年更被國際鳥盟(birdlife)評選為重要野鳥棲息地(IBA),2007年亦被內政部營建署指定為國家重要濕地。
#永安濕地
1&2 唯一一隻有走到前面的#東方環頸鴴
東方環頸鴴 Kentish Plover シロチドリ
3 #灰頭鷦鶯
灰頭鷦鶯 Yellow-Bellied Prinia アオハウチワドリ
4~8 濱鷸都好遠,拍得到的剩這群#尖尾濱鷸 (還一直被高蹺鴴趕走)
尖尾濱鷸 Sharp-tailed Sandpiper ウズラシギ
#Kaohsiung #高雄 #bird #animal #Taiwan #臺灣 #鳥 #野鳥 #野鳥観察 #野鳥撮影 #photobyttodhsu #KentishPlover #シロチドリ #YellowBelliedPrinia #アオハウチワドリ #SharptailedSandpiper #ウズラシギ
#nwei永安溼地
【烏樹林製鹽株式會社辦公室⑤】211213
(文字內容一樣)
永安在日治時期屬於彌陀庄,戰後1950年才分出設永安鄉,現在永安的境內在舊時有烏樹林、竹子港、舊港口三個聚落。這裡原先屬於烏樹林庄的蟯港內海及海埔沙洲。
明治41年(1908)5月有竹子港仕紳張作舟,邀集岡山通義號黃旺仙仔等三十餘人,在這裡合資向日本政府申請圍築海灘闢設「烏樹林鹽場」,引進蟯港內海的海水曬鹽,鹽灘共計101甲;同年11月動工後,因數度遭颱風侵襲,鹽場堤防蒸發池及結晶池等毀損嚴重,財力不足支應,而於1910年1月邀請財主陳中和入股。
陳中和從張作舟等人手中承接了72甲的鹽灘,並於同年6月改組為烏樹林製鹽會社,此時部分鹽灘已經開始產鹽;原先開闢權被取消的另外29甲也得到恢復,並再擴張35甲登記為貯水池(實際作為魚塭養殖),俗稱「百甲塭」,至1914年鹽灘面積已共計有137甲;1915年已設有輕便鐵路銜接火車運送,1918年再將軌道移設至半路竹驛(路竹火車站),路線為今日的中正路-中華路-順安路-保寧路-鹽保路。
1919年12月陳中和將該公司完全併購,重修製鹽設備,並於1920年僱用台南北門的鹽工約20戶先後至此定居,時鹽灘面積共計有137甲,1923年改名為「烏樹林製鹽株式會社」,現在看到的這棟洋樓辦公廳舍也大約於這之後的幾年間建造(確切年份不可考)。在1924年的《五萬分之一地形圖》中可以看到現在的「鹽田」彩繪村在當時已經有聚落,1934年再由繼承社長的陳中和養子陳啟貞率領翻修興建,以閩南三合院式建築為基、外牆施作當時流行的洗石子,目前仍留有少數幾戶。
1941年4月日本政府因應戰時工業用鹽之調度,實施鹽業統一制,將之收購併入台灣製鹽株式會社,時共計面積130甲。戰後於1946年1月由台灣行政長官公署專賣局接收,同竹滬鹽場歸併於高雄鹽場,由台南鹽業公司烏樹林辦事處負責經營,4月移歸台灣鹽務管理局管轄,1947年5月1日劃歸財政部中國鹽業公司台灣分公司烏樹林辦事處接管,12月改組為中國鹽業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烏樹林辦事處,1951年4月16日改歸國營,隸屬於經濟部資源委員會台灣製鹽廠,1953年7月16日與財政部鹽務總局烏樹林專員辦公室合併為財政部鹽務總局台灣製鹽廠烏樹林鹽場,1971年1月鹽務總局撤銷改名為財政部台灣製鹽總廠高雄鹽廠,1981年7月1日在奉令改隸經濟部,最後因時勢所趨,於2002年5月宣告停止曬鹽。
--
因永安鹽田的瓦盤鹽灘低於海平面之下,故引潮容易排水難,且因承曬鹽工戶數多,每戶承曬面積約只有一甲,全區面積過小、操作亦難機械化,內海又屢遭擅自養蚵及圍墾,航道受阻造成給排水困難,故台灣製鹽總廠於1983年函報經濟部轉奉行政院核准列為不經濟鹽灘。
而附近的興達漁港於1973年由高雄縣政府闢建,1978年台電又在附近興建火力發電廠(1984年5月開始發電),1980年台電遂商請台鹽分割永安所的土地作為建廠之用,於1984年以二億餘元購得鹽灘土地及地上建物,至此鹽廠機能已完全停滯;1984年3月興達發電廠已有兩部機組運轉,每日每部機組產生的飛灰約有兩千餘公噸,每月多達七萬餘公噸,必須另外購買土地處理始免影響運作,所以3月15日又派員向台鹽要求購買土地,於7月10日正式函請讓售。
1984年台電從台鹽購得的鹽灘及地上建物原預計要作為興達電廠的飛灰堆置地,但由於鹽灘內有廣大的紅樹林與野生動物棲息,與環保人士協調後,終於1996年獲高雄縣政府支持,完成永安溼地的紅樹林自然公園;而鹽灘最終也於2002年5月宣告停止曬鹽,「烏樹林製鹽株式會社辦公室」於2008年由高雄縣政府指定為縣定古蹟。
#高雄 #高雄市 #高雄景點 #打狗 #kaohsiung #kaohsiungcity #永安 #烏樹林 #古蹟 #史跡 #historicalsite #建築 #architecture #oldbuilding #烏樹林製鹽株式會社 #永安濕地 #洋樓 #洋館 #辦公室 #office #勳章飾 #cartouche #洗石子 #stucco #紅磚 #煉瓦造り #興達電廠 #攝影 #撮影 #photography
城市近距離賞鳥活動 Bird City
#高雄鳥會 每個月舉辦 #例行定點賞鳥 活動,
#中寮山、#黃蝶翠谷、#永安濕地、#鳥松濕地、#布袋鹽田、#美濃湖 等,
但對沒有交通工具的鳥友相當不方便。
我們開始納悶了~
為什麼我們要跑到那麼遠才能賞鳥呢?
住家附近公園的城市鳥也可以認識呀!
高雄鳥會開始激盪出~ #Bird City 活動,
希望可以帶著一般民眾從城市鳥開始認識,
公園、社區或城市濕地的城市鳥產生興趣。
從2020年6月15日開始,
高雄鳥會每個月第三周的周一舉辦Bird City 活動,
吸引 #退休人士 參與賞鳥的行列,
搭乘 #捷運 或 #公車的民眾也熱情參與呢!
大家開始在都市公園探索,
開始認識住家周邊公園 #鳥類生態,
也了解外來種鳥類對本土生態的影響,
了解鳥類作為環境指標的意義!
高雄鳥會繼續為 #鳥類保育 努力!
也邀請夥伴們~繼續支持與分享~
Bird City活動召集人 柯金儀 熱情邀請你我來參加唷!(✿◠‿◠)
👉 Bird City 鳥類觀察推廣活動(111.5~7月) 報名
http://www.kwbs.org.tw/web/index.php/2013-05-03-07-45-44/2013-05-03-07-52-20/649-bird-city-111-5-6
⚡️電力怪獸進食秀-興達發電廠卸煤作業⚡️
【全文】
圖 / 文 陳興仲
( 圖文收錄於:台電月刊 Vol.693 / 2020九月號 )
從外海望向位於高雄永安的興達發電廠,四顆半圓球體是它現代化的室內煤倉,自海岸線突出一條延伸兩公里的外海碼頭,讓大型運煤船得以停靠外海,再利用運輸帶將煤碳運送著陸。
從外海視角,我彷彿看到四隻小怪獸,把運輸帶當作吸管,在堤岸邊上演著一場進食秀,每天得吞下兩噸的煤碳,儲存在碩大的肚子中,再輸送至電廠核心,產生電能,點亮家家戶戶。同一時間,另一場進食秀主角是遠方的黑面琵鷺們,但祈求永安濕地的自助餐永遠豐足。
————————————————
更詳細作品脈絡Behance 🔎 hsingchungchen
#illustration #illustrator #joechenart #art #design #elecrical #台電 #台電月刊 #插畫 #高雄 #高雄插畫 #設計 #鳩陳 #興達港 #興達電廠 #興達發電廠 #永安濕地
Add a review